一档让无数年轻人忘却疲累、开怀一笑的节目;一档让同事放下手边工作而争相一睹为快的节目;一档媒体自身参与度不高但收视率名列前茅的节目......它就是开播一年多,从日播变为周播、由两名编导制作完成的凤凰卫视新闻资讯类节目《凤凰资讯榜》。
它分门别类,搜罗、整理、提供一份具有威权性的《凤凰资讯榜》,主持人在12分钟时间里,生动解读和演绎资讯,让观众轻松快捷地了解社会脉搏,享受现代生活的优游。
它划分了若干栏目,“网络人气榜”关注网络热点,为观众梳理一周网络热点话题;“潮爆榜”追踪潮流资讯,感受时尚生活,为观众梳理一周新潮脉动;“视听榜”则追踪时尚动向,享受视听风暴,为观众梳理一周影音热点。
它是新闻资讯,紧跟焦点热点,但又不是正襟危坐的时政新闻,而是贴合网络热点、贴合时尚话题、贴合生活娱乐、贴合年轻受众的,走平易、轻松、热辣、诙谐风格,既平铺资讯又直叙议论的“另类”新闻,“热点”是它的内涵,“好玩”则是它的外扬。
“每期《凤凰资讯榜》节目的3个栏目,每个栏目都会有5个话题,而一周的选题至少在15个左右,内容涵盖社会热点、娱乐、视听等每个方面,工作量非常大。”该节目的编导孙艺芷介绍说。
一般节目组在周一、周二确定选题,周三写稿,周四录口播,周五合成,周六播出,周日又开始找选题,周而复始。节目组的成员原来都是做专题节目的,一周只要负责报道一个人或者一件事,而像《凤凰资讯榜》这样忙碌一周的工作方式,他们一开始还真不适应,但是一年多下来,也都习惯了。很多时候,每周节目组找的选题可能是30、50个都不止,大家相互讨论,反复碰撞、斟酌、甄选、取舍、筛选、精简之后,才保留最精华的十几个作为节目选题。
前些日子,有同事跟孙艺芷说,你们《凤凰资讯榜》做起来简单啊,就从网上荡东西下来就好了。大概是孙艺芷一直在做类似节目的原因,不经常出差,不需要跋山涉水、风餐露宿,看起来不像记者,更像是编辑。
但是,编辑工作也自有甘苦。前面提到过每周15个选题产生的过程,既要有时效性,又要有趣,还要保证有统一的主题。做到这些,一方面要求编导有很强的总结分析能力,另一方面也要靠天天在网上泡的功夫。另外写稿子也是最辛苦的阶段。每期节目只有12分钟,分割给每一个事件连3分钟都不到,但是为了把整个事件搞透彻,编导几乎要看与这个事件相关的所有的新闻和视频,然后提炼出3分钟的内容来。最后剪辑阶段,绝对没自己的素材。编导一边回避着被告侵权的危险,一边发挥全能的创造力:用ps做照片,翻墙下视频,截图自己动手做素材。可完全当半个技术使用了。当然,这也是两位编导骄傲的地方,她们用最少的资源,创造了最大的财富。
孙艺芷跟另外一个编导常常私下讨论,一个节目要想让观众看下去,必须要有个好的开头。开头有乐趣了,观众才不会动手上的遥控器。另外就是节奏的把握。相声和电影里其实都有节奏。一段相声,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包袱;一部电影,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高潮。电视也是这样,一期节目,不能一直让观众笑下去,讲究的是此起彼伏。所以,在安排几个事件顺序的时候,幽默的,悲伤的,平淡的,孙艺芷喜欢穿插着来。剪辑的时候,常常会遇到一段很长的视频,但实际上使用的可能只有几十秒,孙艺芷和她的同伴常把最精彩的地方挑出来,其它用串场或解说带过。当然,5个事件的时间并不是相同的,长短不一实际上也是一种节奏。
在节目选题中,既要顾及受众的收视心理,又要把握题材导向,既好玩、有趣又不低俗、恶俗,节目组是怎么样才能做到此点的?
孙艺芷说:“除了选择观众关注的,好玩的事件,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深度。我们是一档娱乐性很强的资讯节目,但是我们始终秉持着绝不三俗,绝不八卦的心态在搞娱乐。这也是凤凰值得骄傲的地方。”“就拿我个人来说,我主要负责视听榜部分。这一部分常常会介绍新出的电影,或者网络上很火的视频,还有一些娱乐事件,找深度其实不太容易。开始的时候,我常常像别的媒体一样,介绍影片的时候,都是往死里给人家说好话,好像收了电影发行方多少钱一样。但是后来,我也明白了,观众喜爱听的是真话,和不同角度的评论。比如本届奥斯卡,我们选取了最佳外语片《一次别离》,选取它的角度在于,在同样面对严格审查制度下的伊朗,为什么人家能够成功,而我们的《金陵十三钗》却完败......总之,《凤凰资讯榜》的宗旨是:找好玩的点,不去碰雷区。”
其实要做到既让观众欢迎,又保持比较高的品位,这一点对编导来说要求还是挺高的。该节目坚持的热点,并不是一些时政热点,而是普通观众都关心的社会话题,但有些时候,也会碰上“无米下锅”的情况,虽然也能做出一期节目,但是就感觉做出来也不那么好看。这样一个时间段,编导们都会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智慧,在没有料的情况下,也把节目做得尽量精彩。比如,前一段因为部分网站造谣微博关闭评论功能,那一段时间,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于此,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的热点便少了许多。但是编导们不灰心,经过“头脑风暴”,她们最后想出一个选题----微博休假”,很契合热点,同时在网上找了好多网友的评论和有意思的留言,这一个节目做出来之后,也很吸引人。
《凤凰资讯榜》去年开始改成周播,由北京这边的团队接手。一年多来,节目组不断摸索。一开始也没有头绪,节目大概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收视群开始稳定,收视率也逐步上升,今年过年的时候“大爆发”。以前节目组和观众的互动比较少,不久前,节目组开通了微博,现在有不少观众留言,或是点评节目,或是提供相关建议,节目组也在考虑逐步增加一些和观众的互动。毕竟,《凤凰资讯榜》就是一个网友智慧的集合。
《凤凰资讯榜》节目组现在只有北京的两个编导,每期的十几个选题由她们俩合作完成。节目的素材尽可能地选择画质好的,而且只选取精华的部分,其他的都交给香港那边的主持人竹幼婷来说。在写主持人串词的时候,编导经常被提醒一定要注意口语化,可能原来编导都是做专题的,比较讲究词的精美,但这样写出来的串词不好玩,观众肯定也不会感觉好看。这方面两位北京编导特别感谢香港同事,口播是他们拍的,在准备提示器时,他们就会把一些书面化的语言改过来,比如,“该警察”会变成“这个警察”。主持人竹幼婷在录节目的过程中,尽量采用口语述说的方式来进行。现在,节目北京和香港两边的合作已经很流畅了。
《凤凰资讯榜》好评如潮,其实它在制作的过程中就慢慢的开始“夺人眼球”了。节目组在节目合成的时候,经常有技术人员就在旁边,跟着合成编导一口气将节目先睹为快。
《凤凰资讯榜》的制片人于文华是属于“敲打”类型的领导,平时对两个编导,总是“打击”多,鼓励少。有一天,于文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到两位编导送来的一个礼物----一个小印章,上面刻的是“你真棒!”两个编导说,如果有一天,她们写的稿子能被印上这么一个章,她们会很高兴的。不过,这个章至今还全新地摆在于文华的办公桌上......